CGFT:財務報表。無論贏利規(guī)模如何,每家企業(yè)都需要編制財務報表。這一部分我們主要學習上市公司需要編制的報表。在開始學習之前,我們需要解釋幾個假設。首先,絕大多數(shù)公司的會計處理采用權責發(fā)生制(應計制),即在利潤獲得當期扣除相應的費用。
例如,財產保險費用可能每半年支付一次,但是零售商一年12個月都使用購買了保險后的商店。在這個例子中現(xiàn)金支出是周期性的,而保險的享有是持續(xù)的。因此,在每個月的損益表中都要從收入中扣除保險費用,而不僅僅在付款的那個月扣除。權責發(fā)生制關注企業(yè)的實際成本而不是付款月份的現(xiàn)金流。
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是對一家公司某個時點的財務狀況的描繪。資產負債表的概念很簡單:一個組織中的資產必須等于負債加所有者權益。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在圖表上,我們通常把資產負債表表示為兩欄格式,資產在左邊,負債和權益在右邊。這能夠讓我們看到復式簿記系統(tǒng)的平衡效果。
我們習慣上把資產描述為組織擁有的事物,而把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描述為組織欠別人的事物,或者欠債權人,或者欠股東和所有者。在權益方面,欠錢的概念常常與所有的概念相混淆。
損益表
所得=收入-費用
損益表衡量一個組織在一段時期內的利潤(或損失),通常是一個季度或者一年。對于贏利性組織而言,收人通常來自于銷售,而費用則是為取得或者制造某些產品而直接支出的成本以及與企業(yè)營運相關的綜合性成本,例如,購買和維護廠房設施,支付管理人員薪酬和支付銷售成本等。收入大于費用就形成利潤。損益表上的*后一欄是組織的凈收入(或損失),通常被稱做“底欄”。絕大多數(shù)組織希望在那一行看到一個正數(shù)!
當學到財務比率的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組織的性質決定著損益表里哪個部分會支出大量的費用,其中哪些費用對組織戰(zhàn)略反映敏感。在一個開發(fā)新型專利藥品的制藥公司中,研發(fā)類費用被歸為綜合性費用,而不列示為產品銷售成本。對于大規(guī)模的制藥企業(yè)而言,由于組織不再以基礎性研究為使命,因此專利收入難以彌補藥品成本,大量的成本在生產過程中發(fā)生。所以,我們必須結合組織的戰(zhàn)略使命來理解損益表中的明細項目。
非營利性組織的收入通常來自于捐贈,如美國紅十字會。在公立大學中,收入包括直接的學費收入,但更大部分來自于政府撥款或者私人企業(yè)捐贈等轉移性支付。在這兩種情況中,損益表說明了收入的來源及支出方式。
現(xiàn)金流量表
盡管資產負債表描繪了組織的資產和它們的籌資結構,損益表描繪了組織的贏利能力,但是這兩張報表還沒能全面描繪出組織中所有的財務活動。
現(xiàn)金流量表把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中的相關方面聯(lián)系起來,考察公司財務狀況的穩(wěn)健程度?,F(xiàn)金流量表的*部分描述了得自(或用于)經營活動的現(xiàn)金流。理論上,一家公司的持續(xù)經營活動應該產生現(xiàn)金。
財務狀況的改變
財務狀況變動表即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或者說股東權益變動表?,F(xiàn)金流量表描述了公司營運對現(xiàn)金狀況產生的影響。財務狀況變動表則描述了經營和籌資這兩項決策對所有者權益變動的影響。
財務狀況變動表的*項是期初權益余額。財務狀況變動表涵蓋的期間必須與損益表的期限保持一致。具體結構是:公司期初權益余額加上本期資本增加額加上(或者減去)本期凈收入(或者損失),同時要減去股利支付或者股東撤資,得出期末權益余額。財務狀況變動表相當于連接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權益部分的橋梁。
無論贏利規(guī)模如何,每家企業(yè)都需要編制財務報表。這一部分我們主要學習上市公司需要編制的報表。在開始學習之前,我們需要解釋幾個假設。首先,絕大多數(shù)公司的會計處理采用權責發(fā)生制(應計制),即在利潤獲得當期扣除相應的費用。例如,財產保險費用可能每半年支付一次,但是零售商一年12個月都使用購買了保險后的商店。在這個例子中現(xiàn)金支出是周期性的,而保險的享有是持續(xù)的。因此,在每個月的損益表中都要從收入中扣除保險費用,而不僅僅在付款的那個月扣除。權責發(fā)生制關注企業(yè)的實際成本而不是付款月份的現(xiàn)金流。
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是對一家公司某個時點的財務狀況的描繪。資產負債表的概念很簡單:一個組織中的資產必須等于負債加所有者權益。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在圖表上,我們通常把資產負債表表示為兩欄格式,資產在左邊,負債和權益在右邊。這能夠讓我們看到復式簿記系統(tǒng)的平衡效果。
我們習慣上把資產描述為組織擁有的事物,而把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描述為組織欠別人的事物,或者欠債權人,或者欠股東和所有者。在權益方面,欠錢的概念常常與所有的概念相混淆。
損益表
所得=收入-費用
損益表衡量一個組織在一段時期內的利潤(或損失),通常是一個季度或者一年。對于贏利性組織而言,收人通常來自于銷售,而費用則是為取得或者制造某些產品而直接支出的成本以及與企業(yè)營運相關的綜合性成本,例如,購買和維護廠房設施,支付管理人員薪酬和支付銷售成本等。收入大于費用就形成利潤。損益表上的*后一欄是組織的凈收入(或損失),通常被稱做“底欄”。絕大多數(shù)組織希望在那一行看到一個正數(shù)!
當學到財務比率的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組織的性質決定著損益表里哪個部分會支出大量的費用,其中哪些費用對組織戰(zhàn)略反映敏感。在一個開發(fā)新型專利藥品的制藥公司中,研發(fā)類費用被歸為綜合性費用,而不列示為產品銷售成本。對于大規(guī)模的制藥企業(yè)而言,由于組織不再以基礎性研究為使命,因此專利收入難以彌補藥品成本,大量的成本在生產過程中發(fā)生。所以,我們必須結合組織的戰(zhàn)略使命來理解損益表中的明細項目。
非營利性組織的收入通常來自于捐贈,如美國紅十字會。在公立大學中,收入包括直接的學費收入,但更大部分來自于政府撥款或者私人企業(yè)捐贈等轉移性支付。在這兩種情況中,損益表說明了收入的來源及支出方式。
現(xiàn)金流量表
盡管資產負債表描繪了組織的資產和它們的籌資結構,損益表描繪了組織的贏利能力,但是這兩張報表還沒能全面描繪出組織中所有的財務活動。
現(xiàn)金流量表把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中的相關方面聯(lián)系起來,考察公司財務狀況的穩(wěn)健程度?,F(xiàn)金流量表的*部分描述了得自(或用于)經營活動的現(xiàn)金流。理論上,一家公司的持續(xù)經營活動應該產生現(xiàn)金。
財務狀況的改變
財務狀況變動表即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或者說股東權益變動表?,F(xiàn)金流量表描述了公司營運對現(xiàn)金狀況產生的影響。財務狀況變動表則描述了經營和籌資這兩項決策對所有者權益變動的影響。
財務狀況變動表的*項是期初權益余額。財務狀況變動表涵蓋的期間必須與損益表的期限保持一致。具體結構是:公司期初權益余額加上本期資本增加額加上(或者減去)本期凈收入(或者損失),同時要減去股利支付或者股東撤資,得出期末權益余額。財務狀況變動表相當于連接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權益部分的橋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