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所謂"二次引用",舉個例子,A開發(fā)了一個估值模型,發(fā)表了一篇關于這個模型的論文,該論文經某雜志合法引用后,分析師B看過雜志后了解了該模型,B如果打算在研究報告中引用該模型,則B至少應注明引用自A的論文,否則視為侵權。(僅注明引用自某雜志不合規(guī))
14.對于常識性的原理、定理、概念(如P/Eratio),如果直接挪用他人對該常識性知識的表述(plain-languagedescription),則必須注明引用。
15.違規(guī)一定misconduct,misconduct未必違規(guī),misconduct只關注人品,不關注能力(破產、資本運作失敗大多是能力問題,而非misconduct)
16.不限制個人宗教信仰,從業(yè)者依照其信仰行事而觸犯法規(guī)(面臨民事處罰甚至刑事處罰)不是CFAI的misconduct。(經典例題:環(huán)保支持者破壞化工廠設備被捕)
17.掌握內幕信息時,不僅不能使用,還應采取有效手段防止該信息進一步擴散。
18.分析師的分析報告(包括其中可能包含的結論和推薦)不算內幕消息,即使在報告公開發(fā)布前也是如此。(例:A為某分析師B的助理,在B研究報告發(fā)布的前一天拿到該報告,并根據其中的推薦信息進行自有賬戶的交易,A的違規(guī)之處在于將自有交易proprietaryaccount置于客戶交易clientaccount之前,該行為與使用內幕信息無關。)
19.分析師通過努力勤奮的走訪調查(包括與公司高管的交流)得出類似"本季利潤將大幅提升"的結論,寫入報告并給出buy推薦時,如果可以判定該報告的發(fā)布有利于增加市場有效性(例如報告公開度高,受眾數量大),則該分析師的行為不視作使用內幕消息,如果不將信息寫入報告或在報告發(fā)布之前依據該結論進行交易,則應視作使用內幕消息。
20.
a.掌握內幕信息
b.可能掌握內幕信息時
以上兩種情況都應該相關證券放入限制清單中。
21.做市商掌握內幕消息后,如果立即隔離涉及其中的證券,則相當于給市場信號(市場參與者會意識到該證券未來短期內會有重大消息發(fā)布),所以做市商只要不主動尋求使用該內幕消息的機會,只是被動的接受指令進行交易,就不被視作使用內幕交易。
22.分析師沒有義務為自己關注、追蹤的行業(yè)或公司保密,在研究分析中發(fā)現問題(即使會對市場產生重大影響)可以(也應該)寫成報告公之于眾(而非一小部分人),原因是這樣可以增加市場有效性。分析師有義務為客戶(客戶!客戶!客戶?。┍C埽玫椒傻囊蟛趴梢孕孤?。
23.不論用何種方式增加流動性,都必須披露,否則被視為惡意操縱市場。(單純的以實質性的提高流動性為目的而進行的類似操縱市場的操作+披露該操作≠惡意操縱市場)(兩個自有賬戶之間相互買賣,是典型的虛增流動性的做法,一定是惡意操縱市場)
24.誰是你的客戶?*終受益人?。ɡ簩τ赬公司養(yǎng)老基金計劃的ManagerMr.Y來說,他的客戶是X公司參加該養(yǎng)老計劃的員工,而非將該基金委托給他管理的X公司管理層。)>>>點擊領取2019CFA備考資料大禮包(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