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匹配下我的經驗對大家的適用性,有必要先交待一下自己的情況。語言類本科,企業(yè)管理碩士,211但非財經類院校,。券商從業(yè),CFA持證,所以CFA相關內容和語言對我來說不是特別大的障礙,高等數(shù)學三門雖然忘得差不多了,但是撿起來也很容易,畢竟考研時候學的還是很扎實的。>>>點擊領取2019FRM備考資料大禮包(戳我免費領?。?/span>

備考戰(zhàn)略

CFA持證已經快3年了,所以其實CFA那點知識概念還有,但是細節(jié)基本忘得差不多了,一直有考FRM的想法,因為之前也聽很多人講兩門考試重合部分很多,隨手考考拿個證。中間準備了好多次,基本都是半途而廢的情況,直到18年的2月份過年前后,下定決心這次要堅持到底。

報考之前,從網(wǎng)上看過別家的課程,一級二級都有,每天開車上下班時候整體聽了1遍,一級80%以上內容基本都熟悉,二級則聽得雨里霧里,考慮到節(jié)約時間以及壓迫自身潛力的想法,決定一次性報2級,并且同時報了融躍的二級全線班,當時一方面考慮二級內容比較陌生,另外就是全線班可以重讀,為自己也留一條后路。

復習情況

我在*一個月,或者說*三周前基本都沒有考過一級的內容,專心攻克二級。除了融躍的課程及打印下來的資料以外,沒有其他材料。

Stage 1——聽基礎課+總結知識點

開始專心地以2倍速(網(wǎng)頁版)和1.5倍速(手機APP版)聽老師講課,期間沒有記任何的筆記,前期也沒有打印紙質材料,因為不想把應該放在腦子里面的東西停留在筆記本上面。

每聽完一個章節(jié),自己總結下這章的知識點(跟后期框架圖的思路類似),以及重點難點,整個過程持續(xù)了大概接近1個半月。

Stage 2——強化班二輪復習

覺得自己掌握的還不錯,開始再看強化班的視頻,期間發(fā)現(xiàn)很多知識點,特別是credit risk的好多章節(jié)基本都忘得一干二凈,于是有點慌了,但其實以前備考CFA時看notes也有類似情況,所以還是努力穩(wěn)住,快速地完成第二遍的學習,大概用時半個月。

Stage 3——經典題刷題模式開啟

到了這個時間,看到融躍群里好多人都在一遍遍的刷題了,于是也開始做題,看到題庫里面汪洋大海一般的題目,果斷放棄了,準備只做經典題。

同時為了不陰溝里翻船,把一級的經典題也準備了出來,一起做。不做不要緊,一做嚇一跳,發(fā)現(xiàn)好多計算忘了思路了,還有不少知識點是沒接觸過的……于是果斷報了融躍一級的強化串講課,高速(也是2倍速)聽了2遍,基本對知識點做到心里有數(shù)了。

回頭又開始擼一級和二級的經典題,一共擼了2遍。經典題開始做的時候感覺并不是很好,于是就把做不出或者沒思路的題目當做知識點來記,到第二遍做完總結完,基本做到全部題目看到都有思路,心里也有點底了,不過當然因為中間一級的插曲,跟群里的大神們又拉開了不少差距,還是慌得一B。

Stage 4——考前沖刺

考試前2天,為了做*的沖刺,請了兩天假在家(實際1天半),在家對照框架圖再次過兩遍知識點,這個時間已經沒有心思做題了,就把知識點看熟,特別是Basel Accord之類的記憶點比較多的,逐一又擼了兩遍。

考場感受

考試當天上海下著大雨啊,不過不知道是上大地方大還是FRM考的人少,早上開車到考場基本能停在考場門口的車位上去上大食堂安安靜靜地吃個早餐,也算是比較幸福的。

考場氣氛也比較輕松,上午計算題超多,寫廢了4只筆,有些看著數(shù)字很復雜,計算過程可能很繁瑣的直接就跳過了,而且后面貌似也沒時間回來再做,就直接涂答題卡時候蒙個C了,哈哈。上午的時間感覺上很趕,而且計算量比較大,4個小時下來有點暈。

下午基本上計算題少了好多,大多數(shù)都是考思路,用排除法來做的,全部做完基本上還有半小時時間,由于大腦工作了7個小時已經轉不動了,也懶得檢查答案,直接半躺著等交卷了。

送給考友的話

雖然聽起來像馬后炮,但是確實考完出來還是比較有信心的,比復習時候有信心,比考CFA1,2,3級的時候也有信心,感覺融躍的材料還是能覆蓋絕大部分考點的(當時我主動放棄的current issues除外),只要按照課程順序,安排好時間,還是能夠比較輕易的通過考試的,要對自己有信心,當然自控和時間管理還是*關鍵的。